Friday, March 16, 2007

手機經濟學

在經濟學人2月15號的期刊中有提到手機付費的趨勢,其中有顧問公司預估手機付費機制將從2003年的32億美元成長到2008年的370億美元。
2月12日的時候有19家電話業者宣佈用手機做境外匯款的時代將來到,即使沒有銀行帳戶也做得到,而關於移民者和境外工作者對母國的匯款是個一年2500億美元的市場。
手機付費的機制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很多人甚至是小孩都有手機,所以較容易推廣並普及。
手機付費應用的技術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目前NFC主要的應用如台北捷運悠遊卡、香港八達通卡、英國Oyster、日本Edy….等,但上述四種系統除了日本的Edy有手機付款的機制外其餘都僅止於是名片式卡片;NFC的手機付款機制和NFC卡片付款機制的差別在於手機付款機制有螢幕可以顯示資訊並作雙向的溝通、可以線上儲值、可以透過手機做匯款、遺失的時候可以遠端報失並鎖住預存的額度….等。
Edy 目前是日本最大的非接觸式付款平台,共有4.3萬家商店可接受用Edy付款,目前有2300萬個使用者,其中包含450萬個使用者是用手機付款機制;現在每個月約有1500萬筆交易是透過Edy完成。日本第二大是Suica非接觸式付款平台,目前有1800萬個帳戶。
可是各非接觸式付款平台其實並不相容,但日本在3月18日的時候會推出PASMO平台,它整合26家鐵路和75家巴士公司。
日本的Edy、Suica、PASMO的三種非接觸式付款平台同時都可有名片式卡片和手機付款方案。
美國人和日本人不同的是,美國人較習慣用塑膠貨幣付款,目前有超過15億張信用卡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預付卡的市場從VISA、MasterCard、Discover等發行的預付卡到星巴克、GAP等發行的禮物卡約有1800億美元的市場。但相較於整個消費市場非接觸式付款平台的市佔率仍小,目前在美國有600萬個商店可接受信用卡消費,但僅有100萬個商店可用非接觸式卡片付款。
銀行當然也想參與這個新的付款平台以便收取更多的手續費,但新科技的突破卻直接繞過了銀行這個中介的機構,如透過非接觸付款機制買票、買報紙、買咖啡等的帳單並不會顯示在我們的信用卡月結單,而是顯示在我們的手機帳單裡。
可是一旦少了銀行的介入,電信公司並不樂見消費者用手機付款平台去做大額的消費,因為電信公司沒有銀行的金融風險控管機制,所以它並沒有能力去承擔信用風險,甚至是去處理呆帳與追討欠款。所以如此觀來銀行還有它在個產業的施力點。
新技術的進展,造成了產業邊界的模糊,跨業、結盟、整併等,Smartcard產業也將因手機和NFC的結合而上演新的戲碼。


Original:
http://www.economist.com/fina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8697424

M-PESA:
http://digitaldebateblogs.typepad.com/digital_money/2006/02/mobile_payments.html
http://www.vodafone.com/article/0,3029,CATEGORY_ID%253D30403%2526LANGUAGE_ID%253D0%2526CONTENT_ID%253D278612,00.html

Chip and PIN payment: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p_and_PIN

NFC: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ar_Field_Communication

Report “Mobile Payments and Keitai Credit”:
http://eurotechnology.com/store/mobilepayment/

bitWallet:
http://china5.nikkeibp.co.jp/china/news/news/200506/mobi200506080104.html
http://www.japancorp.net/company_show.asp?compid=3474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y

Suica:
http://zh.wikipedia.org/wiki/Suic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ica

PASMO: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SMO
http://www.japan-guide.com/e/e2359_002.html

Felica:
http://en.wikipedia.org/wiki/Felica
http://203.66.161.5/document/mic_digi/Topology/report_topology/network/2004/040602FeliCa.pdf

Smart card:
http://en.wikipedia.org/wiki/Smartcard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