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04, 2010

回應經濟日報5/3文章:壽險業不敢面對的真相

34號公報的確使得壽險公司的淨值波動幅度變大,但這只是呈現壽險公司資產面的原貌而已;應該說,感謝34號公報,讓大家知道原來大部分的壽險公司都是在短線操作。

真相:整體壽險業對有價證券的投資,從2003年開始至今沒有低於過四成;對海外投資從2005年至今沒有低於過三成。所以說34號公報只是還原壽險公司資產面的原貌而已,讓大眾知道原來壽險公司的資產會隨著市場有如此大的波動、原來壽險公司並不是以最大化公司長期價值為操作原則、原來…….

IFRS 4 Phase II實施後,因為壽險公司的負債也mark to market,所以大部分的壽險公司若不增加其資本勢必導致淨值為負數,試問,當壽險公司增強其資本受益的是誰??受益的是廣大的保戶啊! 因為保險公司補強資本後就更不容易因為利率走低或是股市景氣不佳而導致淨值為負數,如此保戶的權益才會更加的有保障。

還有,壽險公司為什麼要由長年期商品轉而銷售短年期商品??
因為長年期的商品受預定利率走低影響所以保費較以前來得貴很多,故導致長年期商品不好銷售。
試問,壽險公司在設計短年期商品之初如果有想過以最大化公司長期價值為操作原則的話,它根本就不應該設計這種商品出來。

為避免增加負債面壓力;那壽險公司更應該於這個時候去設計並銷售長年期商品,因為此時的預定利率低,就算將來負債面要mark to market,壽險公司針對此時期推出的長年期商品也較不會有準備金增提的壓力,唯有如此,才符合壽險公司長期經營規劃的目標,並發揮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的功能。

壽險公司經營可能產生流動性問題,特別是那些側重於短年期商品銷售的壽險公司,這猶如飲鴆止渴般,當某短年期商品到期時又續發一檔新的商品,以企求保戶的資金可以源源不覺的挹注壽險公司流動性,it’s a ponzi-like business。

推背:匯豐人壽、第一金人壽〈英傑華+第一金〉、合庫人壽〈巴黎人壽+第一金〉….等,這兩年陸續冒出了一些新的保險公司,很聰明的是,外商和沒有壽險公司背景的銀行結盟,一開始以銷售利變年金與投資型保單為主,銀行資金轉為壽險資金,因為沒有利差損的壓力,所以這些新的壽險公司更有能力也更應該去設計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長年期的商品;預期未來會有更多的外商保險公司以此模式進入台灣,甚至已經退出台灣的還會再回來,wait and see!